蘆葦的生長環境大多在于池沼、河岸等潮濕地。由于蘆葦的葉、葉鞘、莖、根狀莖和根都具有通氣組織,所以它在凈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蘆葦莖稈堅韌,纖維含量高,是造紙工業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蘆葦的種子藏于蘆葦穗*是,每年收割蘆葦之后,我們將蘆葦穗切碎曬干待用。播種的季節要掌握好,在每年的五月上旬左右播種,播種前兩天先將蘆葦田灌水,浸泡兩天之后將水排干開始播種,播種的密度為每公頃150斤種子。播種時種苗要播撒均勻,并且每粒種子都埋于土中。之后要加強田間管理,將種子田的灌水高度保持在幼苗高度以下,及時除草施肥。
蘆葦苗移栽間距保持在1平方米一坑的距離,移栽完畢之后進行及時灌水。灌水的高度保持在苗體以下,隨著苗體的增長灌水的高度要不斷的進行增長。三是收割。蘆葦只用種植一次*能獲得多年的收益。每年在蘆葦成熟的時候,一般在冬季之前,我們只用將蘆葦根部以上進行收割,第二年在收割出*會再次長出新的蘆葦苗體。收割后還要及時清理水面散落的雜葉,防止蘆葦根部的腐敗。
在每年的四到五月我們還能通過蘆葦根進行蘆葦的種植。方法如下:從成年蘆葦中取30里面的根一截,將其栽種在蘆葦田中。這種種植方式的間距也為每平方米一株,當根狀莖開始抽苗我們需要對其進行灌水和除草等一系列的田間管理。這種方法種植的蘆葦苗也可進行移植栽培,亦可不對其進行移植,讓苗體直接長成成年蘆葦。我們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對蘆葦進行施肥,施肥量一般在每公頃150到300公斤。
蘆葦具有橫走的根狀莖,在自然生境中以根狀莖繁殖為主,根狀莖縱橫交錯形成網狀,甚至在水面上形成較厚的根狀莖層,人、畜可以在上面行走。根狀莖具有很強的生命力,能較長時間埋在地下,1米甚至1米以上的根狀莖,一旦條件適宜,仍可發育成新枝。
蘆葦是挺水植物,種植時對水分需求量較大。蘆葦灌溉要遵循“春淺、夏深、秋落干”的原則,即在春季蘆葦發芽前灌淺水,加快土壤凍結,前進地溫,推動蘆葦發芽,當土壤凍結后排水,蘆葦苗堅持土壤濕潤,當蘆葦發芽和生長后,灌淺水5cm。5月中旬往后,蘆葦進入生長盛期,生長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所以應采用深水灌溉,水層堅持在30-50cm。8月中旬往后,蘆葦進入生殖生長期,需水量降低,進行土壤排水,堅持土壤濕潤,推動蘆葦單純和秋芽發育。
蘆葦的莖干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因此在種植蘆葦時,要注意施肥。在蘆葦進入生長盛期的5月中下旬進行施肥,施肥以氮肥為主,協作磷鉀肥。為了減少肥料浪費,施肥時,可以根據土壤中缺什么,進行施肥。
蘆葦的價值有很多,如果您有蘆葦的需求。歡迎到我們的網站詳細咨詢!